科研力量与制造业深度结合

在多家智能制造企业调研时,调研组发现,这些企业都采取了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推动智能制造的落地升级。

华昂体育生产车间里运行的“华宝—制鞋智能成型生产线”,已获得宝贵的实战数据。据介绍,“华宝—制鞋智能成型生产线”是一条柔性制鞋智能生产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超30件。智慧机器工人可以通过视觉扫描等技术,柔性准确地加工鞋产品,生产效率实现单班提升30%,单条生产线节约工人50人,每条生产线每年可实现节约人工成本250万元的目标。

华昂体育的智能设备由泉州华宝科技有限公司输出,该公司牵手科研机构,先后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同时汇聚中国工程院段正澄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等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组成核心团队协作攻克技术难关。

华宇织造的智能工厂在七年前便与哈工大建立深度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研发模式,智能生产线不但节省了大量员工,更是将原本需要处理的千吨废料化于无形。后台强大的监控系统可以直接收录车间的任何生产数据,第一时间了解智能设备的运转情况。

壮大智能实力参与全球竞争

“你好小牧,我要冲洗”,调研组专家在九牧公司核心技术展区体验了动“口”不动手的智慧卫浴生活。在语音识别的基础上,九牧已经与阿里巴巴合作,实现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开启智能如厕新时代。智能卫浴产品的背后还有强大的智能车间。在九牧智能研究院里,可以看到国际领先的高压成型系统、脉冲气流干燥系统、坯体自检系统、机器人施釉系统、自动化物流输送系统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研究院还研发了两套陶瓷智能生产设备,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效率提高了25倍,产品合格率由68%提升到98%。

“不仅节约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升了产品质量。”九牧公司相关负责人林晓伟表示,九牧把智能智造作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强大的智能制造能力,他们率先实现C2F快速定制:1小时设计、24小时制造、全程可视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直接与工厂端对接,定制自己喜欢的产品色彩、材质、图案、尺寸、配饰、搭配等。

在华昂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劲煌说,他们的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的鞋服产业集团”,为此他们率先引入“硫化鞋智能成型生产线”,生产线工作人数减少70%,产品的品质更高、耗损率更低。在车间里,机器工人与流水线工人一同工作。机器工人基于智能视觉系统,可柔性地自主判断不同型号鞋体的情况进行智慧化加工。在分别对比了一二三代制鞋生产线之后,调研组相关人士表示,鞋产业智能设备的稳定性与标准化输出,将为泉州千亿元鞋制造产能装上驱动器。

随着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业对智能设备的采购和运用,强制造的趋势更加明显。在百宏公司的智能制造包装物流车间里,几乎已经见不到员工的身影,一台台机器员工有条不紊地与分拣设备配合工作。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洪女士介绍说,智能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百宏的各个制造环节,在包装环节上已经实现叫库、分级、包装、入库、出库一体化;包装能力可达每天10万锭,全程连接ERP系统,实现出库成品单锭丝身份追溯到生产源头,机器换工效率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