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新县一家制鞋企业的生产线上,标注有“消防救援”字样的特种劳保鞋在紧张生产。企业负责人明瑞星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每年为公司带来的产值达到2000万元。
湖北省阳新县某鞋企负责人 明瑞星:在国外销售,一双鞋在市场的价格大概2600元到2700元,国内的消防鞋应该是1700块钱左右。
一双看似普通的鞋为何能在国内外市场售价都能超过千元?带着好奇,记者在生产车间内的测试室里找到了答案。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完成阻燃测试后,这双鞋还要完成防穿刺、防冲击等多项测试。在这个仅60平方米的测试室里,存放着34台不同的测试设备,全方位测试不同特种劳保鞋的性能。在这里,有体重超过200斤的人踩上钢钉而扎不破的鞋子,有1吨重的物品从1米处掉落而不伤及脚趾的鞋子。这些在特殊工作环境中保护工人双脚安全的“魔法鞋”远销欧美市场,年产值达到了1亿元。而在十年前,这家企业还是个仅有80人规模的代工厂,企业负责人明瑞星是最早一批返乡创业的“阳新鞋匠”,凭借在沿海地区与国外积累的渠道、技术,他开始从代工做起。
从“做代工”到“做品牌”,明瑞星开始从国内外招募技术人才,将公司每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投入研发中,拿出真金白银赶超国外市场的各项技术指标。阳新县政府也拿出政策助力企业创新突围。来自广东的吴炎权就是在确定了阳新鞋企自主研发的决心后,携家带口扎根阳新。
湖北省阳新县某鞋企实验室主任 吴炎权:在阳新这边,我们对于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自主权更大一些,能够让我自己关于特种鞋的各种想法落地,在市场中也能够获得更丰厚的回报,这个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湖北省阳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王斯炜:我们通过房租补贴、技改补贴,高新技术人才补贴各方面加大了对它的扶持力度,设备技术升级改造,我们是按总设备的15%给予补贴。高技术人才引进之后,我们在食宿、子女入学、交通等多个方面都给了很优惠的条件,让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更安心留在我们阳新,扎根我们阳新。
有了技术人才自主研发,企业出厂的鞋产品售价从“百元级”跃升“千元级”。通过对龙头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阳新的制鞋产业已经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发展为集研发设计、成品生产、批发展销等的产业集群,全产业链综合产值79亿元。
从工人到工匠 培养高技能制鞋劳务队伍
除了投入研发、补贴技术人才时拿出了“真金白银”,当地政府还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护航制鞋产业发展?
制鞋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记者在调研期间,偶遇了县里的一场招聘会。
为了助力企业招工,阳新县除了像这样在固定时间地点举行正式招聘会,还开通流动的“招工大篷车”下乡招聘。形式多样的招聘会,2023年阳新共举办了44场,入厂登记就职7580人。
阳新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会溪:我们也对乡镇里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析,就他就业意向做一个调查,及时为企业找到他所需要的员工。
一方面为企业解决招工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为工人谋福利。来自阳新县浮屠镇的谭彩玉,2004年起就前往浙江温州打工,从事制鞋工作已近20年。2018年,为了照顾家庭,她返回家乡工作。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让她从制鞋工变成了品检组长,这是她以前没想到的。
谭彩玉参加的是阳新县专门为制鞋企业打造的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技能比赛为制鞋工人颁发资格证书、技能证书,并配合现金奖励机制,鞋匠们凭等级证书,取得不同级别的工资待遇,这让鞋匠们之间“比学赶超”的职业技能氛围浓厚。
阳新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费明刚:通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技能认定,把工人转变为工匠“阳新鞋匠”从产业工人到产业人才的转变,这些产业人才的聚集是我们阳新制鞋行业发展的最大的底气。
此外,当地还通过校企融合、送技上门、培训下乡等举措,不断培养高技能的制鞋劳务队伍,培训后就业率高达95%以上。
聚“小”成“群” 鞋企抱团发展
根据当地人社部门统计,近三年来,“阳新鞋匠”返乡创办的制鞋企业就达到60家左右,阳新全县已有680余家鞋企,带动的从业人员已经接近20万人。
除了大型鞋企,还有散布在各个乡镇、社区的小微企业、制鞋作坊,占到了400家左右,如何让这些企业形成合力更大发展?继续来看记者调研。
在阳新县兴国镇一家位于居民区里的鞋面辅料工厂,40名女工手中的针车机器吱吱作响,每隔五分钟,一件多达二十道工序的鞋面便能制作完成。这家企业的负责人陈汉华也曾是浙江温州鞋厂的普通制鞋工人,在外打拼多年后,2020年他选择返乡创业。
陈汉华告诉记者,返乡创业后的快速发展让他尝到了甜头,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建在居民区里的工厂已经无法满足增多的订单。就在陈汉华因产能瓶颈一筹莫展的时候,阳新县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在走访调研后,决定:将众多存在同样问题的零散小型制鞋企业统一迁入产业园区。
阳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大量制鞋作坊分布在乡镇、社区,一方面,生产与经营混杂,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零散分布的小企业间沟通协作有限,数量虽多但集群效益却不显著,于是通过政府的信息互通共享,助力它们联动起来,发挥聚“小”成“群”的链条效应。
阳新县委常委 柯光荣:企业在一起,能够共享一些资源,信息也可以互通。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自身也是一种提升。比如它3000万双做不完,它自己可以生产2000万双,那么这1000万双可以交给别人生产,也把客户群稳定了下来。
来到阳新县划定的18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内,记者发现除了鞋服加工区、辅材批发区、物流仓储区,还预留了电商产业园与幼儿园。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调研了200多家小微鞋企后按需设计的。
从“单枪匹马”到“抱团发展”,阳新县正筹划以小微鞋企聚集的产业园为基础,建设中部的大型鞋材与配套生产基地,实现从“阳新鞋匠”向“阳新鞋品”的产业转型,力争在2025年冲刺鞋业产值百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