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追忆皮革行业的“红色”记忆
一腔热血投身革命的
辛集皮匠们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自10月3日起,日军飞机连续6次轰炸河北辛集,炸死炸伤大量无辜群众。辛集镇皮毛资本家纷纷关闭皮庄,逃往各大城市。1939年2月9日,在上尉连长金村义丙率领下,日军水源旅团一部由晋县侵入束鹿县,此后在辛集镇建立了中心据点,常驻日军1~2个中队(100~200人)、伪军一个联队(1000人)。日军占领辛集以后,所有皮庄一律关闭。日军在辛集张贴布告,将皮革皮毛产品列为军用品、违禁品,只能由日军统购,禁止私人经营,如私自买卖货物,按军法处置,一律枪毙。日军还规定,皮革皮毛产品只能由大仓洋行、满蒙洋行、蒙疆洋行三家商行指定专营,同时成立了顺德府皮毛株式会社强行低价买卖。为了养家糊口,辛集镇的皮毛业户建起了24家组合,其买卖完全由日军控制,限价收买,不许自营。他们对外明着是组合,但暗地里各业户都设立了秘密室,在里面偷偷地加工交易。1944年6月,日军发现了秘密室后便逐户搜查,24个皮毛业组合即告解散。据统计,1945年9月抗战胜利前,辛集镇仅剩下了4个打油户、9个鞋帽户、147个商号,从业人员由“七七事变”前的5万多人降至不足1万人,工商业几乎完全垮台,辛集皮革皮毛业遭受了重创。
面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日本侵略者,成千上万的辛集皮毛工人心中燃起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火焰,许多皮毛技师和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早在1935年1月,辛集皮毛工人就组成了一支30多人的游击队,李铁军任队长,半年后正式编入了束鹿县抗日游击大队。1938年冀中根据地建立后,许多年轻的皮毛工人参加了八路军。当时,“到深泽参军去,跟着吕正操司令,抗日打游击”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热流。为了支援抗日战争,满足八路军、游击队对军事装备的需求,一些皮毛工人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夜深人静时,点上豆油灯,在地道内、夹壁墙内搞起地下毛皮加工,制作马鞍子、手枪套、马靴、马鞭等产品,逢五排十,地下交通员就去取货,及时送到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和游击队手中。据说,聂荣臻元帅、杨成武将军使用的马鞍子、马鞭子就是辛集皮毛工人在地窖里加工的。
抗日战争期间,辛集涌现出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皮毛工人宋孟明1935年起挑起中共束鹿县委书记的重担,募捐支前,宣传抗日,发动人民与奸商作斗争,同敌人展开英勇斗争;1933年7月“白皮技师、皮毛王”王再田在孟思明领导下组织了万名皮毛工人大罢工,取得了增资斗争的胜利,后担任新中国景县县长;皮毛店学徒、店员李广臣旅法期间,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爱国进步活动,日本侵略中国后,在巴黎开展宣传和募捐工作,坚决支持十九路军为抗日救国而战,并同蒋介石派到法国的特务组织蓝衣社的破坏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皮毛工人范增军在夹壁墙中制作马鞍子时,碰上鬼子来扫荡,为保住军用物资,他急中生智躲进柴草堆里,并趁村民被日军逼迫抱柴草的机会,抱起一捆就往外跑,跑到村口后掏出土造手枪朝天鸣枪,引开了日本鬼子。此外,辛集皮毛界还涌现出了地下抗战英雄洪记皮庄技师傅庆全、地下制革厂王庆双、地下皮毛厂耿长生等革命英雄人物。
抗日战争胜利后,辛集皮毛业开始恢复,商业逐渐活跃起来。1946年4月10日的《冀中导报》曾刊载《辛集皮毛业飞快发展,山东河南等地大批皮毛运辛》,文中写道:“在我政府发展工商业以皮毛业为中心的号召下,辛集皮毛业飞速发展。自解放后到1945年旧历年底,皮毛业户由6家增加到41家,今年2个多月又增加到65家,工人增加到290余名,商号增加到297家,采购皮毛的小行商人,已有百余个往来运输。红黑皮已大量运往石门(石家庄)、北平(北京)、天津,白皮作坊大量集中羊皮准备开工复业,市面上的大车小辆络绎不绝,每天到石门(石家庄)的大车总有30多辆”。1946年起,辛集又办起了大众、裕大、利华三家银号,为毛皮业提供金融服务。1946年,冀中军区十一军分区生产管理处在胡合营村建立了国营万聚白皮厂,生产马鞍子、手枪套、马靴、马鞭等军需产品。1947年10月30日,朱德总司令到辛集视察工业发展情况时,特别强调要发展辛集的皮毛业,支援前方将士,并到辛集工人合作社的兴隆毡厂进行视察。
辛集皮毛工人凭着一腔爱国热血,以赤胆忠心,以精湛的皮毛技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书写了辛集皮毛业发展史上的靓丽篇章。
(资料整理:许岷,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图片提供:李占生,名花皮毛文化博物馆馆长 推荐单位:中国皮革协会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