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闻>

 安踏收购狼爪报喜鸟收购Woolrich,中国服饰巨头为何疯狂“扫货”国际户外品牌?

安踏收购狼爪报喜鸟收购Woolrich,中国服饰巨头为何疯狂“扫货”国际户外品牌?

2025-04-18

来源:中外体育用品资讯

作者:Lunar

近年来,中国服饰企业加速收购国际户外品牌的趋势显著,例如安踏收购狼爪(Jack Wolfskin)、报喜鸟收购Woolrich,背后反映了多重市场逻辑和战略意图。

以下从市场环境、消费趋势、企业战略等角度分析原因:

01户外市场高速增长,成为新蓝海

1. 市场规模扩张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接近60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年轻消费者对滑雪、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的热衷,推动了对功能性、时尚化户外服饰的需求。

例如,始祖鸟、迪桑特等品牌凭借高端定位和专业设计,成为都市年轻人的“通勤装备”,甚至形成“户外奢侈化”现象。

2. 消费升级与场景延伸

传统奢侈品市场因年轻消费者转向更具实用价值的商品而收缩,而户外品牌通过融合功能性与时尚感,填补了这一空白。例如,Woolrich的美式复古工装风格、狼爪的德国专业户外基因,均能吸引追求差异化体验的消费者。

02企业战略转型需求

1. 多品牌矩阵布局

安踏、报喜鸟等企业通过收购快速构建“大众+高端”“专业+时尚”的品牌矩阵。例如,安踏旗下已有迪桑特(滑雪)、可隆(轻户外)、始祖鸟(高端硬核户外),收购狼爪可进一步覆盖中端专业市场。报喜鸟则通过Woolrich弥补其在高端户外领域的空白,与原有商务男装形成互补。

2. 应对行业竞争压力

传统服饰行业面临增长瓶颈,男装品牌如七匹狼、雅戈尔营收增速放缓,亟需新增长点。收购国际品牌可快速切入高毛利赛道,避免与本土品牌在红海市场直接竞争。例如,波司登投资Moose Knuckles、利郎与迪桑特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均是为了抢占户外市场先机。

3. 国际化与品牌溢价提升

国际户外品牌的历史积淀和全球化基因,有助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例如,Woolrich在欧洲拥有成熟的渠道,狼爪在亚洲市场已有495家门店,安踏和报喜鸟可通过收购直接获得这些资源,加速全球化布局。此外,高端品牌的溢价能力也能提升企业整体利润率。

03资本运作与行业整合趋势

1. 低估值收购机会

部分国际品牌因经营压力或战略调整,估值处于低位。例如,安踏以2.9亿美元收购狼爪,远低于其2019年4.76亿美元的估值,为后续整合提供了财务空间。报喜鸟收购Woolrich的价格(约3.84亿元)也被认为具有较高性价比。

2. 轻资产模式与协同效应

中国企业通常采用“收购品牌+本土化运营”模式,利用自身渠道和供应链优势快速变现。例如,报喜鸟计划通过1800余家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推广Woolrich,并投资建设上海研发中心整合全球供应链。安踏则通过FILA的成功经验,验证了多品牌协同运营的可行性。

04风险与挑战

尽管收购热潮如火如荼,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市场定位错配:例如,Woolrich的美式复古风格与中国市场偏好的科技感设计存在差异,其亚太市场收入占比仅5%,需重新教育消费者。

运营能力不足:报喜鸟此前代理的法国品牌乐飞叶(Lafuma)在中国仅80家门店,远低于安踏旗下可隆的规模,显示其户外运营经验有限。

财务压力:报喜鸟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87天,净利润下滑25%,若新品牌整合不力可能加剧现金流压力。

00收购本质:品牌价值+本土化落地

总之,户外品牌成为收购热点,本质是中国消费升级与企业战略转型的双重驱动。通过收购国际品牌,企业可快速切入高增长赛道、提升品牌溢价,并借助全球化资源优化布局。然而,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的市场定位、高效的运营整合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

未来,随着竞争加剧,这一领域的并购或将更加频繁,但只有真正实现“品牌价值+本土化落地”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人:樊永红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