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闻>

 大营裘皮多角度探索外贸转型升级

大营裘皮多角度探索外贸转型升级

2019-09-12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刘国民


在商务部今年公布的255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河北省枣强县大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裘皮)名列其中。《中国贸易报》记者近日走访观察了大营镇的裘皮产业发展情况。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营发展裘皮行业有两大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产业链条。例如,基于“比干制裘、秦皇封都”等历史传说,大营组织了营皮文化节、裘祖文化企业家联谊会等文化活动,承载了业内同仁的精神寄托。

而在产业链方面,目前,大营已经构建起了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皮毛产品涵盖了生皮、熟皮、半成品、裘皮服装、裘皮饰品、剪绒、工艺品等七大系列4000个品种,并建有大营西亚皮草新城、大营皮毛交易中心、大营国际裘皮城、裘都世贸城四大专业市场,搭建了畅通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皮毛产品年销售额200多亿元人民币。

名声在外的裘都

踏上现代的节拍

中国·大营商业运营公司总经理马雪妹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大营皮草厂家主要分布在乡村,其中大营皮毛工业园区集中了部分相关企业。”

“在大营的乡间,有很多村庄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皮草加工业务。”

中国·大营商业运营公司市场部经理杨杰告诉记者,别看大营皮毛产业历史久远,但有一些皮草商家会将纯手工和扎实的工艺作为产品卖点。在工业化和精密制造盛行的今天,这种商业定位反而能在一些领域展现出差异化的竞争力和特色。

在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一家名为“小郑 Fur”的店铺,记者看到一排排裘皮制成的小饰品。店主告诉记者,这些小饰品在出口方面既直接出口到东北亚,也会汇集到义乌,再通过义乌的渠道向海外出口,这中间电商渠道发挥的作用较小,主要依靠实体销售渠道。

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一家名为“孔氏裘皮包”的商家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的是厂店结合的方式,店里出售的是自己工厂生产的裘皮产品,该工厂偶尔也会为其他品牌商家代工生产。问及专利和商标申请情况,店主说:“目前有两个品牌商标,其中一个已经运营了六七年,但目前还没有获得专利。”店主感慨地说,得益于大营裘都的名声在外,国内外的采购商都会慕名来到大营采购皮草产品,这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

马雪妹还介绍说,在销售渠道上,本地的裘皮业者和电商从业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实际上各地很多裘皮产品电商从业者都从大营进货,双方形成了互补。

政府打造平台

各方资源集聚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当地政府部门正着力打造四大平台:项目承接平台、设计研发平台、质量检测平台和外贸出口平台。

在项目承接平台方面,大营皮毛工业园区作为省级枣强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板块,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78平方公里。

在设计研发平台方面,坚持以“轻奢服装、高端定制”作为对接时尚前沿的主攻方向,引进了汇集百余家知名设计机构的北京百福缝吧设计研发平台,加快了皮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设立了新型企业扶持基金,连续8年举办了“裘都杯”裘皮服装评比大赛,调动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在质量检测平台方面,建成国内首家以“裘皮检测中心”命名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裘皮及其制品检测、相关项目检验方法研发、标准制修订等功能于一体,目前正在编制皮毛行业标准,谋求进一步增大营皮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在外贸出口平台方面,启动了大营保税仓库建设,保税监管库、集装箱拆装箱库、联检办公大楼正在接受海关验收,即将投入使用;与俄罗斯格林伍德公司合作,在俄罗斯设立了裘祖国际贸易公司,构建了便捷、安全、畅通的对俄贸易渠道。

2018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大营举办的“中国·大营第二十七届国际皮草交易会暨第六届营皮文化节”也不断为转型升级积蓄能量。正如枣强县委书记田理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所说,三千多年来,大营镇创新求变,而交易会走过27年,被不断赋予人文设计等现代元素。例如在会议期间举办的首届“裘都杯”中国裘皮服装服饰设计大赛,意在强化裘皮产品的设计附加值;举办裘祖文化企业家联谊会和裘皮文化汇演意在强化裘皮产品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附加值。

行走在大营镇的街道,随处可见的皮草店铺让初来乍到的人们不难发现这里是裘皮之都。不过,怎样让初来乍到的人们都能一眼发现这里的外贸转型升级有靓丽成绩,则还有一段路要走。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