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闻>

 2019年我国标准化工作回顾

2019年我国标准化工作回顾

2020-01-19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

服务国家战略 造福百姓生活 引领高质量发展

——2019年我国标准化工作回顾

2019年,我国标准化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实施标准化战略,围绕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确定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紧扣创新、强化管理,取得了许多值得点赞的好成绩。

加快完善 优化供给

更严格 更高效 更公开

标准化法配套法规制度加快完善。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企业标准管理办法》《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修订工作。强化安全底线,进一步整合精简强制性国家标准,批准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96项,其中新制定项目27项,整合修订项目69项,修订项目占全部项目的72%,涉及近30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的整合。批准发布《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等106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着力增加新技术、新工业、新业态标准供给,批准发布《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191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严把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关,组织立项评估达4611项,下达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2145项,项目淘汰率52%。强化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修订项目占国家标准计划的36.7%,同比增长54.2%。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样品211项,下达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414项。对标国际,家用电器、家具、制鞋等消费品领域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95%,林业机械、土方机械等领域超过90%。完善标准制修订流程。将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外通报工作提至批准发布环节进行,将征求公众意见环节纳入标准制修订系统,国家标准制定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完成国家标准立项评审和报批审核共7000余项,标准制修订周期已压缩至30个月。建立国家标准项目委员联名申报制度,有效解决国家标准申报难问题。建立完善国家标准及其外文版同步立项、同步制定、同步发布机制,有力推进国家标准外文版制定。

完善行业标准备案管理程序和信息系统。2019年,废止行业标准2665项,累计备案行业标准65998项,行业标准结构进一步优化;2019年,废止地方标准5411项,累计备案地方标准42881项。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中,140余个城市、800余个行业的4659家企业和160家第三方机构参与对标达标行动,发布企业对标结果13734个。

进一步规范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管理,市场自主制定标准活力不断释放。截至2019年底,已有3000余家社会团体发布了12000余项团体标准,近2000项团体标准被企业自我声明执行,大幅提升了标准供给能力,有效满足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的需求。截至2019年底,已有24万余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了126万余项标准,涵盖了217万余种产品。积极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2019年发布相关产品及服务排行榜360多个,245家企业、315项标准、342个产品型号入围2019年企业标准“领跑者”,充分发挥“领跑者”的标杆作用。加强标准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工作,坚持刀刃向内,推动标准管理自我革新。

强化标准实施监督,优化标准化信息公开,进一步开展标准实施分析处理和监督检查,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19年访客数同比增长率54.23%。制定国家标准实施信息反馈运行规则,开通“国家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平台,累计反馈信息1192条。建立统一技术委员会信息公示平台,对委员征集、组建方案等环节进行统一公示,有效提高委员构成的广泛性、合理性。2019年,累计257个技术委员会网上公开征集委员工作,征集委员2400余人次

完善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紧密对接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发展动态,以及国内新兴市场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批准成立全国卫生检疫、资产管理等8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等22个分技术委员会,以及全国机关事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组。启动区块链、律师服务、婴童用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筹建前期准备工作。健全技术组织管理机制,对127家前期考核不合格技术委员会进行督促整改。探索开展技术委员组织体系优化试点,对属于市场类、范围偏窄、工作量少的8个分技术委员会、12个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予以调整,优化技术组织体系架构。

引领创新 促进发展

更先进 更规范 更惠民

“中国标准2035”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数十位院士和300多位专家走访调研了22个省区市、100多家企业,截至2019年底,召开了上百个研讨会、座谈会,与10余个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家标准化机构交流对话,形成了百万余字研究报告,在标准化战略定位与目标、标准体系、标准化体制机制、标准实施、标准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前瞻性、创新性的观点和结论,为制定我国标准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加强高端装备标准研制,组织制定发布《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等16项标准,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试点,有效提升重机行业技术进步。推动出台《电弧炉工序能效评估导则》《工业废硫酸的处理处置规范》,批准发布《超薄玻璃弹性模量试验方法》《水泥抗海水浸蚀试验方法》等产业急需标准,不断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采取多项措施支持推动建材等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批准发布《自升式钻井平台主体结构设计指南》等标准,提升我国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无人机产业有关国家标准研制,推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级和分类》国际标准制定,助力国内无人机行业占领技术制高点。加快前沿新产业领航型标准研制,起草完成《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19-2022年)》,出台《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等支撑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材料标准,全力支持新兴产业标准布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能源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助力网络强国建设。批准发布《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指南》等标准,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开展《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等27项国家标准的预研,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以标准化推进“治理”。组织起草《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下达《住宅信报箱》等60余项标准制修订计划,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着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活动,加快地名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地名的规范使用。编制《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有效指导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大政务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力度,指导17部委编制《重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指南》国家标准研制。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共同推动机关事务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联合公安部在爆炸物及爆炸装置鉴定领域提出8项国家立项建议,为打击涉爆案件提供技术支撑。

以标准化谋福祉。针对信用体系、养老、家政、物流、残疾人服务等领域,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和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社会信用标准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等文件,批准发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以及残疾人托养服务等标准。深入落实《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加快推进家用电器、儿童鞋、照明电器等一批消费品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积极响应个性定制、智能、绿色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定制消费品设计与生产质量控制、家用服务机器人、厨卫五金绿色产品评价等标准制定。发布电子坐便器、智能家电、贵金属首饰等一系列热点消费品标准,助力消费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105项国家标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乡村治理、特色小镇发展等150项国家标准研制,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268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下达268个农业标准化、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加大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建设力度,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助力“厕所革命”。

着力推动污染防治。国家标准委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保护标准,夯实污染防治基础。制定《再生铜原料》和《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等标准,推进“洋垃圾”治理和垃圾分类。梳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现有标准,下达重点领域绿色技术国家标准专项计划,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等绿色技术标准研制。着力壮大绿色产业。批准发布《绿色产品评价规范 塑料制品》《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标准,不断完善绿色产品评价和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批准发布《船舶生产企业节约材料评价指标体系》等船舶领域标准,支撑船舶生产企业节能减排。开展基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研究和天然气产供储销全链条标准体系研究,批准发布《煤中砷的测定方法》《煤矿绿色矿山评价指标》等标准,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批准发布《压力型水电解制氢系统安全要求》等标准,下达《车用甲醇汽油(M85)》《M100车用甲醇燃料》等标准制修订计划,支撑新能源推广应用。

贡献智慧 加强联通

更开放 更包容 更国际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政策、规制、标准“软联通”的要求,落实好《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标准合作纳入塞尔维亚、科威特等10余个国家间合作框架协议和自贸协定,标准联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共识。“小水电国际标准合作”等4个项目成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推动将《通用硅酸盐水泥》等8项中国标准转化为蒙古国国家标准,新增232项中俄民机标准进入标准互认目录。推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规范、视音频内容数字版权管理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应用,在中印跨境铁路、巴基斯坦ML-1升级改造等项目中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广西在缅甸开展标准化种植示范,木薯增产率为17.5%。“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标准信息平台启用,初步实现35个“一带一路”国家标准信息检索。2019年,面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开展10期标准化援外培训,有效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策、规则、标准三者的“软联通”。

2019年,我国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2020年开始,IEC主席已由我国专家舒印彪担任。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支撑我国专家担任ISO理事会、ISO技术管理局、IEC理事局、标准化管理局、合格评定局、市场战略局的成员等管理层工作,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治理程度不断深化。2019年,我国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238项,新承担8个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主席和秘书处工作。

2019年,我国新签署标准化双边合作协议11个。国家标准委已与54个国家、地区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97份标准化双多边合作文件。与欧洲、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日韩、加拿大等7个地区和国家建立了合作机制,先后召开中德、中英、东北亚、中加等标准化合作机制会议,对接标准化战略,推动电动汽车、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专业领域标准合作。积极广泛参与区域标准化组织活动,加强中国与域内国家标准化领域沟通交流。

2019年,国家标准委深入调研采标及外文版工作现状,充分掌握当前我国各领域国际标准转化及中国标准外文版制定实际情况和需求。缩短采标标准制修订周期,加快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在多个重点领域开展了606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制定,新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141项,国家标准外文版项目总数达到近1700项,同比增幅超过50%。

组织开展国际标准化重大活动。2019年10月召开的第83届IEC大会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围绕IEC战略规划及实施、IEC治理体系变革、标准和合格评定政策规则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前瞻布局,推动了IEC国际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有力促进我国走进IEC国际舞台中央。还举办了中国-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2019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暨第二届中小企业标准化大会等一系列国际标准化活动,不断提升中国标准的世界影响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徐风采写)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