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闻>

 中国男人,还爱穿皮鞋吗?

中国男人,还爱穿皮鞋吗?

2024-05-23

来源:虎嗅

作者:


“宁可衣服蹩脚,皮鞋无论如何要讲究。”《繁花》中,爷叔对阿宝谆谆教诲,要想做“成功男人”,先得有个板正的样子。

皮鞋,曾是上流社会的标签,是绅士文化的配件,是撑起男人门面的利器,是男孩迈向成人世界的一次起点。

但从何时起,皮鞋失宠了。潮流花色的篮球鞋、方便舒适的休闲鞋,占据了鞋柜的半壁江山。

青山资本的消费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男鞋市场大约为2000亿量级,年增速为5%,其中休闲鞋占比过半,运动鞋占30%左右,而商务皮鞋仅在剩下的20%当中寻求生存。

中国男人,还愿意穿皮鞋吗?

老鞋怎么走新路

近年来,有头有脸的老牌鞋企们,都活得很心累。

红蜻蜓增收不增利,加盟店缩减了近一半;摘牌退市的贵人鸟;破产欠债的富贵鸟……鞋企们共同困境背后,是皮鞋这一品类在经受挑战。继“中国女人踢掉高跟鞋”后,市场上也时常传来“中国男人抛弃皮鞋”的论调。

皮鞋,太缺少变化了。

面料有限,常用的不过是牛羊猪皮,蟒蛇皮之类的只算是噱头,材质上难做文章;版型高度确定,布洛克鞋、牛津鞋、乐福鞋……都是百年未变的款式;皮鞋鞋底,无非是“皮底+软木”的固特异底,又或是一块碳黑大橡胶。


皮鞋的产品创新空间有限,给消费者带去的体验感就十分局限。长久以来,压脚背、挤脚趾、磨脚踝、卡脚跟……穿着不便是皮鞋的最大痛点。

不过,从全球皮鞋的市场分布来看,拥有较高人口度的亚洲的皮鞋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亚洲皮鞋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超过一半,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鞋中心,鞋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六成。皮鞋产量仍处在持续增长的上升曲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鞋类产品产量为135.07亿双,同比增长4.84%,其中皮鞋产量为36.06亿双,占鞋类产量比重为26.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皮鞋在商务场景中是稳步升级的刚需,“一双运动鞋走天下”并不现实,皮鞋仍是千亿级别的市场。

需要被解决的并非品类,而是脚感。一双拥有运动鞋般舒适脚感,穿着上又能带来皮鞋精神抖擞的正式感,同时在“颜值”上能够契合年轻一代消费者审美的皮鞋,才是当下消费者需要的皮鞋。

传统鞋履行业,尤其是那些曾经以皮鞋品类称霸市场的企业,还有新希望吗?

有人看到低谷,就有人看出机遇。

危中存机,新黄金期

日本经济危机泡沫破裂后,抓准消费降级趋势、讲求性价比的大创、优衣库、小林制药、无印良品等一大批本土品牌崛起,锻造了消费市场新黄金期。

当下经济承压的中国,也是民族品牌自我锤炼的时机。很多头部消费品牌都在寻求企业“第二曲线”,进行品类创新。

创新的第一步,要先抓准品类核心痛点。鞋履行业中,“脚感”是消费者是否买单最直接的因素。

为了围绕“舒适”做文章,奥康把解决“舒适”这个核心痛点上升到战略位置,聚焦奥康主品牌、男鞋主品类,提出“更舒适的男士皮鞋”。

要让消费者对“舒服”有感知,首先得全方位解决产品脚感问题。

过往的皮鞋挤脚,多是脚型不适配,皮鞋“西传东入”,原型鞋都是照着西方人脚型设计的,自然不够舒适。奥康以积累的300万脚模数据为基础研发新产品,设计出脚背“高且宽”的亚洲人穿的鞋。


奥康成立产品研发中心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皮鞋闷脚、臭脚,那是材质不到位。奥康结合提取自植物系的抗菌技术,研发具备透气性的鞋垫材质,科技抗菌率超过99%,让脚有了明显的“呼吸感”。

2022年斩获“亚洲更舒适男鞋奖”,2022年、2023年蝉联FNAA中国鞋履成就奖,这些奖项的加持都来自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2021年至2023年,奥康研发费用分别为4376.69万元、4733.12万元,5058万元,2023年较去年同期同比大增6.86%。

这笔钱,还用在了开发脚型测量仪、建设数字化研发中心和智能工厂上。36年来,奥康基于累计采集超300万的脚型数据,联合“中国鞋楦第一人”陈国学来完善鞋楦的设计和鞋子的制造,让皮鞋更贴合中国人脚型。

奥康开发脚型测量仪采集消费者脚型数据

全方位的“舒适”不能只停留在产品本身。购买时也得有愉悦感,对品牌的认同感。

渠道上,奥康着重在购物中心、核心商圈等高势能渠道发力,并在“舒适”战略下,对线下门店进行“焕新”:推出由法国知名设计师设计的,以“真皮”为概念,以木色、暗色系为主色调的黑金旗舰店。该门店一扫传统街边鞋履门店的陈旧质感,其中的互动装置能够测量顾客脚型,量身定制皮鞋,提升顾客购物体验感。


奥康杭州in77黑晶旗舰店

品牌方面也在努力打破固有的认知。2023年5月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奥康请到了当红明星、潮男代表陈伟霆当品牌代言人。发布会上,奥康拿出一双创新结合“皮鞋面+运动底”的运动皮鞋。

几个月后,奥康就凭借这双独创的“运动皮鞋”走进世界鞋都米兰。在人们的认知当中,时尚和舒适似乎总是背道而驰的,想要做一个“弄潮儿”,就要有“服美役”的决心。

作为国内唯一登上米兰时装周的皮鞋品牌,奥康把舒适理念和中国创新带上了国际舞台,也是在为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用蕴含东方神韵、水墨美学的“觉醒”系列打破了皮鞋不潮流的刻板印象,其独创的舒适透技术,解决皮鞋“板脚”的痛点,实现了“一面绅士,一面舒适。”


2024年1月,奥康携“cozy-舒软”系列登陆米兰时装周

最新财报显示,奥康2023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增加了2.81亿元的绝对金额,呈现扭亏为盈趋势。

种种举措验证了王振滔所说的“趋势的能量大于优势”:看清了并不是“皮鞋不行了”,而是“难穿的鞋不行了”这一核心问题。

只有抓准消费者真实诉求,才能“自救”有效,而非圈地自萌。奥康也在自我更新、自我锤炼中,走在一众民族品牌前列。

主动出击,创新call back

市场饱和、生产成本高、技术革新难、消费者易变……对任何传统企业来说,上个世纪高速发展的“黄金增长期”已然过去。固守一方天地,不如主动出击。越是在看似低迷的消费环境中,越是潜藏着扭旧焕新的新机遇,首先要做的,就是勇于直面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还穿皮鞋?”早在2017年,接受采访的王振滔就已经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皮鞋市场的看空。

皮鞋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已过,需要断骨疗伤,面向未来,就要能抓准新的增长点,进行品类创新。当下,新质生产力要求下,创新的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用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和生产思维,打好一场持久战。

鞋底、鞋楦、鞋面,组成了一双皮鞋。足够舒适的脚感,离不开大底的设计和选材,也需持续升级新材料。

因此,奥康在此前首创的“运动皮鞋”外,进一步对接国际优质资源,于今年4月,与意大利顶级原材料供应商XL达成合作,成为其中国唯一一家战略合作伙伴。这是一次双向奔赴——双方都对“更轻更舒适”的鞋有长期研究和“执念”。


奥康国际副总裁王晨赴意大利XL总部溯源鞋材料

1965年至今,XL不断迭代EVA鞋底模版注射技术,以超轻、耐磨、环保,高新材料领先全球。这种“被誉为天花板级别”超轻鞋底材质,早已运用到Prada、Armani、Ferragamo、Zegna等一众国际大牌产品上,用它制成的鞋底耐磨柔软,体感轻便,比普通鞋底轻50%,穿着无负担。

围绕“更舒适”这一战略定位,奥康与XL共同研发的奥康XL超轻大底,更轻、更软且具备轻户外功能,破解了传统皮鞋磨脚、不透气和厚重等顽固痛点,后续还将应用到更多鞋款。

它的“踩屎感”黑科技得益于不吸液体、防水防滑,还能抑制细菌扩散的封闭性结构分子鞋底材料。这种材质的可塑性强,更贴合足部线条,回弹性高,兼具防震缓冲功效。

XL总部全球营销总经理为奥康团队演示鞋底贴合性

值得关注的是,当下的消费环境中,有强烈自我表达欲望的年轻一代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主力军,他们更愿为有故事、有品味、有调性的品牌买单,用消费彰显个人态度和观念,“为自己想要的世界付费”成为显性消费观。

还有数据显示,鞋服行业是仅次于石油化工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碳排放量更是占全球碳总排放10%。

这种形势和变化对有带头效应的头部企业提出了刻不容缓的要求——要打一场名为“转型”的持久战,必须兼顾产品能力,又要能在品牌价值上体现企业主动担负的社会责任。

从新材料、新技术端实现转型正是打好这场持久战的关键。

取材上,奥康的“地球漫步”系列环保鞋履,采用低碳帆布、环保贾卡、原色棉经纱、再生软木超纤等植物原料替代皮料,XL超轻大底不仅较传统橡胶轻一半,原材料还不含金属、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


奥康地球漫步系列

在生产环节,则借助智能化手段,打造绿色数智工厂,让生产效率提升30%-50%,不良品率降低至千分之一以下,从源头上减少废品产生,减少碳排放。

消费者端,奥康先后发起“旧鞋换新”“旧鞋当钱花”等公益活动,用每年回收的三万余双旧鞋,制作成可重复利用的橡胶颗粒材质,铺设成塑胶跑道——早在十年前,奥康就提前布局环保。

奥康在可持续方面下的功夫,印证了王振滔信奉的“领先半步”的创业理念,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头者。

作为绿色转型的先行者,奥康“地球漫步”系列等绿色智造产品的推出,标志着绿色产品的市场化,在产品中体现绿色内涵,更树立了新质生产要求下的国民品牌转型升级的样本。


前BV设计师Mirco Scoccia绘制“地球漫步”产品草图

模仿、追随国际品牌,用产品本土化撬动国际化,一直是众多中国品牌的成功策略。

但从“奥康国际”向“国际奥康”的身份转变,不只是简单的产品“出海”,更是通过和国际设计师合作,把中外风格和实力强强联合。

“中国皮鞋脚感是软的,但中国品牌实力是硬的。”王振滔曾这样说道。奥康从民族品牌走向国际,是老牌企业转型的一个范例。头部品牌要有持续焕新的能力,不坐以待毙,直面品牌老化危机,主动出击,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牢守宝座,给因不舒适而“抛弃”皮鞋的中国男性,提供无法抗拒的鞋柜选择。

责任编辑人:樊永红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