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茶园之中,茶农们穿梭忙碌,指尖翻飞;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奏响工业交响曲,生产线高速运转……春节的热闹余韵尚未散尽,黔西南州普安县各行各业早已抖擞精神,铆足干劲,向着“开门红”全力冲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故事和生动场景令人欢欣鼓舞。
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各自岗位忙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睿 摄
正月十三,春寒料峭,位于普安县城区的普金箱包厂生产车间已恢复往日的热闹。
生产线上,一个个印着欧莱雅集团旗下高端护肤品牌“修丽可”商标的手提袋,在工人们的作业下快速成型。“我们正在忙着赶制这个价值80万美元的订单,十几天后就要完全交付。”普金箱包厂生产主管邵兴建介绍。
普金箱包厂于去年10月正式投产,目前有50多位工人在岗工作。待全面投产后,这里可容纳约400人就业务工。截至目前,该厂生产产值已超过300万元。
普金箱包厂内,员工们已在各自岗位忙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睿 摄
早些年,普安人孔才南下东莞务工,2003年5月,依托多年工作经验,他创办起东莞市才华手袋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手袋生产加工出口业务。2013年,孔才回到故土,于2014年创建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
为赋能箱包产业向新而行,才华公司以新促质,将数字化、新能源等融入产品的研发生产中,不断增加产品的“科含量”和“新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除了日常使用的箱包,我们自主研发设计的指纹解锁公文包、随时可充电的背包等多款产品在市场上也广受欢迎。”才华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张倩介绍,公司在广东东莞组建起设计研发团队,在香港成立了专门对接海外订单的分公司,生产用工则放在贵州。
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一楼,堆满了正待出口的货物。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睿 摄
为更好地扩大产能,公司目前已在普安开设了4个工厂,坐落在普安县城旁的普金箱包厂就是其中之一。
自大年初十复工以来,已有超过400人在才华公司各生产线上投入生产。
茶源街道联盟村村民赵林妹坐在工位前,双手翻飞不停。在她的操作下,数片黑白棋盘布料初具雏形。不久后,她手上的这只包就将随着价值百万的订单到达大洋彼岸,出口美国。
“我从2014年开始就在厂里工作了,每个操作岗位都干过。我现在进行的操作叫‘高车’,每完成一件就有三毛八的收入,一天可以做六七百件。”赵林妹说,最多时,自己的月工资超万元。“这里工作离家近,工作压力不大,工厂还包吃,感觉很不错。”
茶源街道联盟村村民赵林妹正在工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摄
才华公司作为普安当地人开办的企业,对老乡们生产生活方式还多了一份温情和关怀。
“最近正是采茶季,对于部分员工因为忙着料理自家茶园申请延后返岗的情况,我们表示理解和同意。我们还是县里第一家包中餐和晚餐的企业。”在才华公司董事长孔才看来,为大家考虑多一点,大家也能更加踏实地投入工作,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公司还特别照顾残疾群众,“每年残联会向我们进行推荐,只要眼能看、手能动,我们都吸纳就业。”孔才说,公司的残疾人和建档立卡户还享有工资上浮5%的特殊优待政策。现在,公司共有25名残疾员工,工作时间最长的已有9年。
把箱包厂从广东搬回贵州,值不值?
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正在生产的小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摄
“让更多人就近就地务工增收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降低成本。”孔才认为,做产品的重点是做口碑,刚开始,很多客户不相信在贵州深山里能产出好箱包,但这些年来,凭借远胜竞争对手的高效和高质量,才华公司一步步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2024年,公司内销产值5000万元左右,出口贸易超6000万元。从国内霸王茶姬等品牌推出的时尚联名款到海外大型连锁商超的畅销品,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些代表潮流的物件,都产自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企业。
2025年,订单就已排至5月底。
“新的一年,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保持现有节奏的同时,逐步完善普金箱包厂的相关设施,尽快全线投产,为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提供更多岗位。”孔才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捷 周睿 陈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