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绿色声明指令(the EU Green Claims Directive)》出台,或可为皮革行业在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长期以来,反皮革组织以环境问题为由,反对使用真皮。这些组织指出,养牛业会导致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消耗以及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而汽车行业使用真皮更是加重了环境负担。在这些反皮革组织的推动下,许多汽车制造商为缓解舆论压力,纷纷推出宣称 “环保”“可持续” 的合成材料来替代真皮。
然而,随着《欧盟绿色声明指令》的落地,情况发生了变化。该指令作为欧盟 “绿色协议” 的一部分,旨在防止企业及相关组织进行 “漂绿” 行为(漂绿,概指企业为产品、服务打上“环保”“绿色”“低碳”等标签,实际却并未达到要求,甚至以此掩盖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又称“洗绿”),要求任何关于产品或材料的环境声明都必须有清晰、科学的证据支撑。这不仅针对企业,对那些传播关于皮革对环境影响的错误信息或发表无根据声明的非营利组织同样适用。
举例来说,若某组织宣称 “使用真皮汽车内饰会导致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那么现在就必须提供可验证的数据来支持这一说法。若无法提供科学依据,不仅会损害该组织自身的信誉,还可能使其面临处罚和法律诉讼。
从行业影响来看,《欧盟绿色声明指令》对皮革行业,特别是汽车领域的真皮产业意义重大。汽车行业此前大力探索皮革合成替代品,但随着指令生效,若制造商需为合成材料提供相应环保证据,可能会发现一些 “环保” 合成材料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环保”、可持续,因为许多合成材料源于石化产品,在排放和资源消耗方面对环境影响较大。
而对于皮革行业而言,若能展示真实、透明且经过验证的皮革生产数据,以及皮革是利用肉类行业的副产品、鞣制工艺的改进等可持续的证据,就有机会证明真皮比一些合成替代品更具优势、仍是汽车内饰更可持续的选择。
总的来说,《欧盟绿色声明指令》标志着对反皮革组织进入了一个新的问责时代。未来,围绕汽车内饰中真皮的讨论有望更加客观、平衡,基于事实而非片面的言论。皮革行业若能抓住机遇,凭借科学证据、有力回应质疑,将有可能稳固其在汽车内饰材料领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