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海宁制革环保系列报道之一:制革环保看海宁

海宁制革环保系列报道之一:制革环保看海宁

2014-07-29

来源:中国皮革网

作者:朱同华 李芳

在浙江的海宁,有两张金色名片冠誉中外,一是奔腾不息的钱江大潮,二是延绵百年历史的海宁皮革。钱江大潮日日奔涌,经久不息,而海宁皮革更以与时俱进的速度和姿态,行进在中国皮革产业的前列。作为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海宁制革环保的积极实践,正是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和强大推动力。

政府引导 多措并举为制革环保定调

走进海宁市政府办公楼大厅,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海宁市‘五水共治’作战图”,图中高高举起的一只拳头刚劲有力。“‘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摆在第一位;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海宁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陈洪明对中国皮革网记者说,“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开展的大规模治水行动,其中“治污”在先。

“海宁制革污水治理实施比较早,要求高;海宁市早就规定工业企业用水不能使用地下水,我们把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来落实。”陈洪明说,早在2010年,由环境保护部开展的制革企业环保核查在海宁实施,通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总量控制等11条实施细则,要求制革企业开展自查达到各项环保要求。

陈洪明介绍,在之后的几年间,海宁市坚持扶优劣汰、提标严管,积极鼓励扶持有条件治理的优质大企业,淘汰压缩无能力治理的劣质小企业。经过几年的整治,全市制革行业从原来的38家压缩到8家,并将大部分制革企业集中至工业园区。

2013年1月1日根据浙江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十二五时期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的指导意见》,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行业整治提升方案的通知》,海宁市环保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部署开展了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也称“零点行动”,这一行动通过了“三废”处理等64条验收标准,并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制革企业进行全面提升。

“政府重视、协会配合、企业努力,形成环保联动效应。”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龚慧红说,海宁市政府对制革环保很重视,制革企业也都很积极,在去年的“零点行动”中,8家制革企业全部通过验收。目前,政府和协会对保留下来的8家制革企业实行最严格的环保管理措施,全部按照标杆企业要求对企业的环保薄弱点限期实施整改。

在对企业实施严格管理的同时,陈洪明介绍,海宁还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制革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正在执行的《海宁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就是其中之一。

据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沈清介绍,“亩产效益”考评办法是从去年开始实施的。考评办法是通过税收、产值、劳动生产力、环保等指标设定的评价体系,对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环境资源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沈清进一步介绍说,“亩产效益”是对企业实施包括污染排放在内的综合评价,排名靠后的企业,通过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倒逼”企业转型发展。考评办法还施行差别化核定企业年度允许排放量,启动氨氮和氮氧化物有偿使用和交易,大幅调高重污染行业的排污权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价格,实行差异化减排考核政策和差别化水价,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用水成本。

“通过深化环保倒逼机制,进一步加快了制革等污染行业的转型升级进程。”沈清说。

企业主动 制革环保成为自觉行动

完善的政策制度是引导制革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最重要的还在于制革企业的严格执行。“只要政府出台新政策,我们就会执行。”海宁市富升裘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升裘革”) 董事长周永根表示。

提到环保政策,周永根从办公桌上拿出厚厚的几本文件,“这是关于环保的各项政策,我们都在学习,做好环保已成为企业自觉的行动。”在这里“我们”,已不仅仅指富升裘革,同时还代表了海宁兄弟皮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兄弟皮革”)、浙江福地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地农业”)等海宁的8家制革企业。在记者的采访中,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海宁的制革企业,每个老板都是环保专家,环保已上升为 ‘一把手’工程。”龚慧红说,“老板每天上班关注的第一件事不是什么订单,而是排污情况怎么样了,每天环保监测结果都要通过手机短信或微信及时发给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富升裘革董事长周永根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的监控显示器,9 个小画面在定时切换,每张画面展示着不同的厂区车间,但有一个共同点——整洁。

据介绍,该监控器能随时掌握各制革车间的情况,包括污水排放状况。周永根说,“环保水处理改造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海宁已经上升到危废、下脚料、垃圾、臭气的处理。”

在富升裘革制革车间记者看到,制革前道的鞣前和铬鞣制环节产生的污水都进行了分别收集与处理。在含铬污水处理方面,铬水产生收集之后送入分离罐经过分离沉淀产生铬泥,之后把沉淀的铬泥压缩成铬饼。

在车间,记者看到包装整齐贴有标签的牛皮纸袋,周永根指着袋子说,“这里装的是铬饼,属于危废物质,每天车间出多少铬饼,送到哪家公司处理,都要报至浙江省环保厅危废处理平台,不能有半点差错。专业危废处理公司收到铬饼后进行处理,比如经过深度加工做成铬粉可供制革企业再使用,实现了危废治理公司与制革企业的双赢。目前,整个海宁制革企业都在推广该方式。”

在富升裘革车间一台皮革传送带上方的水龙头式喷雾设备引起记者注意。“这是周永根亲自研发的新型技术,这项小技术不但节水还能省电。在富升,这种“小打小闹”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每次来车间都能看到他研发的一个新技术。”龚慧红说。

龚慧红说周永根是专家,他却自嘲自己为“污水站站长”。据了解,周永根研发的技术设备不仅自己使用,也会分享给其他制革企业,“有时外地制革企业来学习,周总也毫不保留地把新技术介绍给这些兄弟单位。”龚慧红说。

在海宁,制革环保提升始终是以一个区域形式在进行,在兄弟皮革,记者随同有关人员参观了整个污水处理设备,“我们这里的污水处理设施和技术跟一些先进国家比毫不逊色。”总经理钱志明说。曾经考察过制革大国污水处理设施的记者对此表示赞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钱志明手机上有一组数据,记者走过去看到上面写着“雨水口氨氮4.27,排放3.38”等数据。钱志明表示,他和他的环保小组每天都会定时收到环保化验室发来的短信,随时随地监控环保排污的状况,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措施。

在福地农业,环保实验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一套水质自动检测监控系统,显示的数据“COD为123.61mg/L,总铬0.044mg/L”。据福地农业总经理潘少杰介绍,该实验室采用第三方监控方式,以保证数据的权威与准确性。

他说,以前制革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车间污水较多,不穿雨靴就无法下车间。去年,老板要求必须达到整治提升标准,“整治不好都走人”,接下来一周一次会议,汇报各种整治进展,如今记者穿着凉鞋走在车间也“毫无压力”。除此之外,福地农业现在采用的无铬鞣制占了总产量的80%,这种“绿色”鞣制方法大大降低了重金属环境污染。

潘少杰介绍,福地农业环保整治选取了部分国外设备,总投资3700余万元。而富升裘革、兄弟皮革两家制革企业在环保建设和产业升级改造方面也分别投入3000万元和1.3亿元。

科技支撑 海宁制革环保同业领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企业环保资金投入中一部分用在工艺设备改造升级上,富升裘革使用的光触媒设备投入了100余万元,该设备是由温州大学教授兰云军建议采用的,为国内首家使用。该设备在制革除臭上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海宁,福地农业也在使用。

在采访的三家制革企业中,不管是富升裘革,还是兄弟皮革,抑或福地农业,都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海宁皮革研究院等制革技术研发机构,他们表示,这些皮革专业研究院所在帮助企业环保技术工艺改造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都是根据制革企业要求,为企业解决问题而研发各项技术。”海宁皮革研究院院长孙浩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宁,有多重创新载体和组织为制革企业提供及时、周到的科技创新服务,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包括由海宁皮革研究院牵头的浙江省皮革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联盟、由温州大学牵头的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由四川大学石碧院士担任首席专家的海宁皮革制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组和石碧院士领衔的温州大学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已经被列为浙江省典型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对象)。

“我们是做政府需要、行业关注、企业欢迎的事情。”兰云军对中国皮革网记者说,他基本每周都会与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一起前往制革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以及企业使用新技术后需要改进优化的项目。他说,目前由温州大学研发的节水、无铬鞣、危废处理等技术也都在与企业对接,实践效果较好。

在节水技术上,孙浩彬介绍,毛皮鞣制用水量最大,海宁皮革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就引进了西班牙技术,该技术在国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以转鼓为核心的生产设备进行改进,不管鞣制还是甩皮都能够更加效率,大大减少用水量,现在该技术不仅用在毛皮,已经推广向了光皮。

在生产鞣制过程中节水技术不仅如此,兰云军表示,节水可以通过中水回用和缩编工艺。他说,有些水可以回收再次利用,而有些可有可无的工序,经过缩减,减少了工序也就减少了用水量。在采访中,节水是记者常听到的词,另外一个是铬水分离,将分离后的水再次回收利用。

对于铬的处理,据孙浩彬介绍目前有高吸收铬鞣与无铬鞣制两种方式。高吸收铬鞣,可通过铬鞣过程中添加专用助剂,可使铬的吸收大幅提高。对于无铬鞣制技术,兰云军表示有四五种技术,其中温州大学主要研究淀粉类无铬鞣剂、非铬类金属(如锆、钛、铝)复合鞣剂及其专用配套助剂鞣制技术。

孙浩彬说,在研究无铬鞣技术时遇到成本过高与皮革收缩温度低两个问题,经过多次试验这两个问题都得到解决或改善。对于铬鞣产生的铬泥,海宁皮革研究院正在研究如何将制革污泥做到无害化资源利用。

孙浩彬介绍,研究院正在试验一项亚临界水热反应技术,该技术能让海宁制革产生的污泥达到600ppm,甚至以下,不过该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可通过集中处理来解决企业困难,最终将大大减少企业固废处理成本,“该技术明年下半年有望见到初级成果。”孙浩彬说。

其实,制革生产过程的污染可以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有效控制比如牛皮可采用微酶保毛脱毛技术。兰云军表示,普通的技术会把牛毛毁掉进入废水池变成COD和氨氮,同时增加污泥量。使用保毛脱毛技术可将毛保存下来,不进入污水,能让COD和氨氮排放减少50%以上,硫化碱用量也将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捞出来的牛毛如何处理?“烧掉会很臭,可以把毛降解成水溶性的角蛋白材料,直接用到皮革填充工序。”兰云军说,这项被称之为“保毛脱毛回收牛毛可控降解制备皮革填料”的技术,目前海宁的福地农业与温州大学合作已经通过了中试,该项技术一旦成熟可在全国推广。

不仅是保毛脱毛技术,无氨脱灰、无硫低污泥制革工艺、富铬污泥深度加工制备粉状铬鞣剂等技术也在海宁制革企业中广泛运用。

“海宁在制革先进科技应用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兰云军表示,未来的制革环保技术研发还有很大空间,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已经拥有了很好的设想与发展平台。

成效显著 企业减少产值提升

海宁制革行业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企业努力、协会协调下,全方位推动了制革行业环保提升,制革企业从38家缩减为8家,数量减少了70%以上。那么,企业减少是不是也就预示着产值产量也会大幅减少呢?

“数据表明,海宁制革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但是产量一直稳步上升,逐步体现出规模效益。”沈清说,海宁制革行业在海宁整个经济数据中占据重要地位,制革工业产值从2010年的30.7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3.7亿元,提前完成并超过了2015年预计的50亿元的目标。

海宁制革工业产值增长,但制革行业污水排放量却从2010年的458.84万吨减少到2013年的323.39万吨,下降29.52%;COD、氨氮排放量2012年与2010年相比,也分别下降了20.5%和41.6%;2012年与2007年相比总铬排放量下降28.22%;2012年与2010年相比年铬粉用量减少29.4%,减少化料22.12%,长期困扰制革企业的氨氮超标问题得到了解决,调节池总铬基本达标,总排口各项污染物均能保持稳定达标排放。

今年年初海宁市在制革行业中推行的《制革铬鞣废水中铬回收技术规范》、《制革污水处理厂臭气控制技术规范》和《用于制备铬鞣剂的制革富铬污泥回收技术规范》3项联盟标准,据孙浩彬介绍,目前,8家制革企业全部在实施中,实施率达到100%。

制革污染治理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不断的自我提升、均衡发展,方能让制革行业朝着健康绿色方向前进。“海宁从区域概念来说,制革环保走在了同行业前列,但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海宁希望在制革环保艰苦的进程中,有更多的地区兄弟企业加入进来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共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这才是海宁的最大愿望。”龚慧红一席话富有深意,同时也代表了周永根、钱志明、潘少杰这些海宁制革企业管理者们的心声。

责任编辑人:王若文

收藏: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